(一)具体指导过程
共有6种话语,以下6种话语以各种形式的表述出现一次在此类型上登录一次。
1.鼓励性沟通:提供儿童学习的情感支持,例如,“一次考不好没关系”“不用难过”“你原来一直都考得很不错”“你能力肯定没问题”“我相信你”等。
2.监督性沟通:监控并督促儿童在家的学习,“以后我给你留的作业一定得做”“看到了吧,就是得多练习、多见题型”等。
3.指导性沟通:分为具体内容指导和思考方法指导,指给儿童提供学习内容方面的直接帮助或方法性启发与提示;两种情况分开计分。
(1)内容指导的特点是不需要孩子做过多思考,每句问话中基本就包括了答案。例如,“15+5不就是他实际上每天看的页数吗?”
(2)思考方法指导指采用提示、引导、启发等方法促使孩子思考,得出算法和思路,而不直接告知具体步骤。例如,“想想看,长方形的周长是怎么算出来的?”“应该看到条件之间的关系”“想想你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4.替代性行为:代替或试图代替儿童完成某些学业任务;如母亲直接说做法,或替孩子写。这种做法通常显示出父母想尽快结束指导,总是想包办代替。例如说“你实在不会,就算了,我替你来写”“我说,你记,就这样做”。
5.指责性沟通:未作内容上的具体指导,指责儿童;例如,“上课怎么学的”“这么简单的题还不会做”。
6.虚假指导:看似在作指导,但实际的指导不涉及具体题目内容,仅为注意事项提醒,如“想想这道题怎么做”“然后怎么做”“一定要认真做”(当错误不是由马虎造成的)。
(二)母亲和孩子的沟通能力
请访谈者根据母亲和孩子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的表现,以四点评分评价母亲和孩子的如下沟通能力:表达的清晰性、主动性、对对方(孩子或母亲)谈话的开放性、对对方(孩子或母亲)反应的敏感性、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