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教材 综合素质.幼儿园部分

第三节 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

字体:16+-

形式逻辑揭示的思维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也称作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基本含义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也就是说,每一个概念、判断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或A=A。

例如,“秋季运动会开幕式那天,所有的同学都到了,包括几个同学的家长。”同学和同学的家长不是同一概念,不可以混淆。

(二)教育活动中遵守思维的同一性

同一律是关于思维同一性的规律,它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以便人们进行正常的思维或顺利地交流思想。一般来说,同一律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

第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

第三,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语境自身的同一。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思维的同一性,确定对概念的认识。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自身认识就容易出现偏颇,从而造成教师自身思想的混乱,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

(三)运用思维同一律要注意的问题

同一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强制规范着人类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符合逻辑的基本要求。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同一律的基本规则,保证思维和自身的统一,防止“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偷换论题”错误的发生。

二、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含义

矛盾律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对于这样的两个判断,如果同时肯定为真,就会出现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