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一卷)

邓初民

字体:16+-

邓初民(1889—1981),曾名希禹,字昌叔,湖北石首人。1913年留学日本,1917年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香港达德学院教授。1945年10月,与陶行知在重庆创办《民主》星期刊,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山西大学校长,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著有《中国社会史教程》《政治科学大纲》等。

邓初民是陶行知的好友, 1946年,他著文《略论陶行知主义》高度评价陶行知,他提出“人民至上主义”即“陶行知主义”。陶行知逝世后,得到了不同群体的评价,作者认为“这虽然都是在推崇陶先生,但我反对这种办法。一个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社会属性不同,总是难以相比的。即在同一时代同一环境同一社会层的人,亦各自有其不能强同的特点”。他认为评价陶行知“应该单纯由陶行知的自我表现来说明”,陶行知一生的事业都是为着人民而去的,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演讲与著述都是为着人民而去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1957年,在陶行知思想受到批判的特殊时期,仍发表《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以重新评价》,以纪念陶行知逝世十一周年。在本文中,作者指出当前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而后便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展开批判是不妥当的。他主张重新评价陶行知不是出于对陶行知的私交,而是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社在反对日本侵略、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历史中起到过重要历史作用,其忠于中国人民的历史不容抹杀。作者在文中回忆了与陶行知共事的历史,尤其指出陶行知所主持的一系列教育事业是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文章最后还交代了生活教育的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六大特质,是以说明生活教育是一种中国现实需要的、人民大众需要的、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