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生95周年,逝世40周年,国难教育社成立50周年,社会大学成立40周年。全国陶行知研究会第一次年会将于今年10月在上海召开。认真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加以应用,为教育改革、培养人材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开展陶行知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1946年7月,陶行知先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猝然逝世于上海。当时国统区和解放区都大为震惊,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他为“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塞维克”,宋庆龄同志称他为“万世师表”,从政治上教育思想上对陶行知作出了全面的高度评价。本文想就他的教育思想谈些粗浅的认识。
陶行知教育学说自成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究竟应当怎样阐述?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但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却是了解他的为人和读过他的文章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的。我的体会,就是他的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创造性、民族性。
“站在教育岗位反帝反封建”
有人对陶行知办教育是否进行革命工作曾表示过怀疑,甚至认为他搞的是“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陶行知光辉的一生已全面否定了这个错误观点。最近出版的《陶行知全集》提供的大量文章更证明他献身教育特别是创办晓庄师范以来,就从事教育革命,进行革命工作。早在二十年代后期,他在晓庄创作的诗歌中便说:“镰刀到处无荆棘,锄头底下有自由。”后来又说:“光棍的锄头不中用,联合机器来革命。”1930年春写的《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他更鲜明地说:“遇着阻力便不得不奋斗,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帝国主义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的伪知识奋斗。”这里,他已把自己办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说得很清楚。在回顾晓庄三年所走过的历程时,他指出“社会的中心问题便成为学校的中心问题,这就是政治、经济问题。”“这种主张和‘教育不管政治’一类的传统思想冲突。凡是凭着特殊势力,以压迫人民,致民之欲不得遂,民之情不得达的,都是我们的公敌。”当陶行知得悉晓庄被蒋介石查封时,他在《护校宣言》中更是旗帜鲜明地宣称:“晓庄所干的是顺着时代革命的革命教育。站在时代革命更前线的是我们的导师。”晓庄被封,他被通缉,和一批师生逃亡到上海,谈到晓庄三年时,大家一致认为晓庄是“站在教育岗位反帝反封建”,陶行知并指出“我们是实际的革命者,我们已经打了一仗”。确实,在当年的白色恐怖之中,在蒋介石的卧榻之旁,同反动派周旋达三年之久,使晓庄成为中外瞩目的奇葩,陶行知是为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但是,他也看到单靠教育不行。他承认晓庄“还没有回敬人家一拳,就溃败下来了。”但他并不悲观,反而进一步提出 “教育是达到农民解放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武器”,“列宁革命之所以成功,就靠他有一支劲旅可以打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