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思想特点
陶行知在自己三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教育理论,浩如瀚海,既博大、全面,又精湛、实际,而且自成颇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具有如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陶行知于五四运动前,即1919年2月4日先后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和《第一流的教育家》两文中曾严肃提出要以创新和开拓的精神办好教育事业,严厉批判当时严重妨碍教育进步的“依赖天工”、“沿袭陈法”、“仪型他国”、“偶尔尝试”等错误思想。他坚决反对“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鼓吹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一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二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要晓得国家有一个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要做这样一个边疆教育的先锋,这就是说要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的精神。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上述两种精神,可说贯穿于他整个教育工作和活动之中。他自己就不愧为第一流的教育家。毋庸置疑,今天我们各级师范学校都应当培养具有这种精神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陶行知这种创造和开辟的改革家的风范,表现在各个方面:如上述,1919年他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是“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又何必要学生呢?所以专拿现成的材料来教学生,总归还是不妥当的。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子才好?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陶行知于六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代许多教育家所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主张是何其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