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三卷)

陶行知传略

字体:16+-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开辟中国劳动人民的新教育道路,艰苦探索,大胆实践,三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陶行知先生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行列,在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激烈斗争中,他奋不顾身,参加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是陶先生诞生九十周年,谨以这篇传略作为纪念。

陶行知,原名陶文浚,1891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六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父亲陶槐卿,号任潮,曾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一家酱园店,后来酱园店关闭,回家务农,母亲是农家妇女,父母生了二男二女,长子和长女早年夭折,只留下二男文浚和小女文渼。陶文浚六岁时,由父亲教他识字,后来进私塾经馆读了一些《四书》《五经》。他在幼年聪明惊人,能在三刻钟内熟读背诵《左传》四十三行,因此父亲对他怀着很大的希望,让他继续读书。1906年,他在15岁时到歙县城内进入耶稣堂内地会办的徽州崇一学堂接受西方的现代教育。他学习努力,英文和数学取得优异成绩,1909年提前毕业。

陶文浚毕业后,1909年秋季,又到杭州考取了广济医学堂。这是一所耶稣教会办的学校,只有信奉基督教的学生才可以享受免费见习的待遇。陶文浚家境贫困,面临了难题,要么接受“洗礼” 继续见习,要么辍学离校。1910年春季陶文浚愤慨地辍学离校,到苏州去找他表兄求助,过了半年的贫困生活。后来得到母校崇一学堂校长英国人唐俊贤的资助,1910年秋季考取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科,继续学业。

陶文浚在金陵大学学习成绩优异。在课外,创办《金陵光》学报,组织爱国演说会,举办爱国捐。在课内课外,钻研社会和人生的各种问题。年轻的陶文浚对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的学说,发生了兴趣,并且深入他的思想,后来因此而改名为“知行”。1914年,陶文浚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同年,他的全家从歙县移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