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八卷)

陶行知——被中国重新认识的人民教育家[1]

字体:16+-

陶行知逝世于1946年7月25日,享年55岁。毛泽东为这位中国十分著名的教育家题了“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的挽词。五年之后,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刚刚两年,已故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著作便开始受到批判。“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变成了“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于是陶行知带着这样的“标称”从中国人的记忆中几乎完全消失了。1976年10月清除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不久,在中国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陶行知的著作和他的一生。仅在这一段时间里,有关纪念和研究这位教育家的文章就比过去自1949年革命胜利以来的整个年间还要多。

陶行知是谁呢?为什么他的著作现在突然在中国受到重视呢?

他1891年出生于安徽省的一个小村子。1914年至1916年留学美国,并热心接受了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0世纪20年代,他义务编写了平民千字课本,并提倡和推行平民主义教育运动。他从中认识到,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前提——学校与社会和生活相结合,并把学校办成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雏型——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和这个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民是不适用的。陶行知认为,生活乃是唯一的教育源泉。教育的作用应遍及于社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就是他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除此之外,他还认识到,农民大众对于中国的国家和社会变革将起决定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陶行知于1927年在晓庄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以“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来培养教师。他在这里发展了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和“行是知之始”。这是一套由陶行知首先独创的教育方法,但其生命却十分短暂,三年之后就被国民党当局无情断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