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殊教育和我:朴永馨口述史

走出国门促交流

字体:16+-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国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调入北师大后不久,我开始积极主动地与国外高校的特殊教育同行、特殊教育国际组织展开联系,争取到访问国外特殊教育机构、参加国际会议并代表国家发言的机会。1984年一年,我访问了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出国太频繁,以至于学校外事处的老师半开玩笑地跟我说,为什么总在给我一个人办出国的相关手续,说我“出国就像上王府井似的”。

1976年,为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International Year for Disabled Persons,IYDP)。1981年年初,中国盲聋哑协会李石涵(聋人)副主席邀请我一起出国,参加世界聋人联合会于1月24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聋——国际残疾人年”国际会议。这个会议是值得载入史册的,我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能去意大利参加国际会议也是有些机缘的。李石涵曾在北师大图书馆担任副馆长。北师大成立特殊教育研究室后,我作为残疾人工作者代表,曾多次参加盲聋哑协会的会议,认识了很多社会上的聋人、盲人。李石涵所在的盲聋哑协会有外事处,有专业的翻译人员,但是他不要盲聋哑协会外事处的人和他去,坚决要求我去。他可能考虑到我是大学教师懂专业知识,有苏联留学的经历,还有国际交流的经验,所以力主我和他一起去。于是,我刚调到北师大不久就又被借调到民政部,跟着李石涵去意大利参加国际会议,恢复“**”期间中断的与国际残疾人组织的联系。这个任务对我而言很重,也有一定难度。过去我和李石涵不算太熟悉,但是我知道他16岁时患脑膜炎导致双耳失聪,童年是在解放区度过的,自学了德文书面语,后来出任中国首任驻瑞士使馆某部门负责人,成为中国第一个聋人外交官,自1956年开始兼职从事残疾人事业,1979年开始专职从事残疾人工作,任中国盲聋哑协会副主席。那是我第一次去意大利。后来中国聋人协会杂志《中国聋人》刊登了我们在意大利参会的照片。从1981年的罗马会议开始,我们和外国同行的联系恢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