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殊教育和我:朴永馨口述史

跳动的童年音符

字体:16+-

1936年6月27日,农历五月初九,我出生在北平,小名平生(意为北平出生)。我们家住在崇文门外东茶食胡同52号的一个大院里,院里有五户人家。我记得王家是开鞋帽铺的,刘家开工厂,还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我家对面是一个制肥皂的小工厂;东面路北是人们排队买混合面[1]的一家粮店,旁边有一个糊纸人的冥衣铺,对面的香串胡同有一个小油盐店;东口外南边是一个肉铺;北边有一个理发店和湖笔徽墨店。东茶食胡同现在还在,但原住房已拆。我们举家迁往北平后,东北老家还有一些产业,老家的人能给我们寄点钱,补贴日常家用。母亲和姐姐会帮着开鞋帽铺的王家做些手工缝补的活儿,做鞋帽剩下的一些小边角料成为我童年难得的“玩具”。另外,我哥哥认了一个山西人作义父,这个人在北平的银号[2]工作,困难时我们也能找他借些钱。后来我的三个姐姐工作了,家里就又多了经济来源。姐姐们先后成了家,姐夫们也能多少帮衬家里一点。我有一个姐夫是开膏药店的,还有一个姐夫是姜凤山,他曾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琴师。现在看来,当时家里的日子还能凑合过,不好也不坏。

儿时照片

我们小时候可玩的地方和游戏不多,觉得火车新鲜,就常到崇文门铁道口看开往北京站(现在的中国铁道博物馆)的火车,还去看花市大街启明茶庄的霓虹灯。我有时还去逛花市大街每月逢四(原为农历初四、十四、二十四,1922年以后改用阳历逢四)的北京花市庙会。

1943年我正式开始上学,在东茶食胡同对面的手帕胡同小学。手帕胡同口有个千芝堂药铺,现在这条胡同已经没有了。我上小学时,北平还处在日本侵略时期。为了防止被飞机轰炸,各家即使瓦数很小的灯都要罩上黑布,窗户的玻璃也要贴上纸条。战争年代物资极为匮乏,老百姓都逃难去了,没人种粮食,我们吃的只有政府配给的混合面。我不愿意回忆那个时候的日子,只想简单提一下,想想也确实觉得挺苦的,即使有钱也没地儿买东西。我上的小学在手帕胡同中间路南。学校不大,进门的小过道里挂着孔子像,我们进门先给孔子像鞠躬。每到冬天,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早晨带4~5块木材(劈柴)给教室生火用,以补学校取暖费的不足。上国文课时,我记得第一课是一轮太阳升起有公鸡叫的彩图,图上竖着写了三个字“天亮了”;第二课是“太阳升起来了,快来看太阳”。回忆小学里的学习,印象最深的就是音乐和唱歌。老师教我们认五线谱,不像现在有的孩子到中学了都不识五线谱。当时学的一些歌我到现在都记得,“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后来才知道它用的是捷克大音乐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的曲子;还有根据名曲改编的“我的家庭真可爱……”摇篮曲“快快睡,好宝贝,闭上眼睛快快睡……”等,这些都是小学三年级前学的。我们在歌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语言知识,如“满天里纷飞着皎洁的白雪,大地上变成了银样的世界,雪雪雪……”“远山浮云变成晚霞,夕阳像灿烂绢红纱,小牧童儿催着牛羊,成群结队快回家,树林中倦鸟声声叫着,睡睡睡,睡着啦……”等。那个时候文艺节目、娱乐节目少,我们就听电台广播中的孙敬修[3]讲名著故事,如《孤儿历险记》。他讲的故事内容我不记得了,但故事结束后都会有一首歌,我到现在都记得,用的是美国一首名曲的调,他配的词,“朋友再见,朋友再见,今天已经到点,千万明天别停电,别停电,别停电,大家听得见……”因为那个时候老停电,一旦停电就听不到讲故事了,所以大家期盼千万别停电,就编了这首歌。音乐和唱歌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