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殊教育和我:朴永馨口述史

“希望之家”树典型

字体:16+-

1989年夏,鲁南苏北地区遭遇特大洪灾,邳州市爆发特大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疫情。在爱德基金会的帮助下,邳州市得到挪威援外机构长达十几年的援助,开始了救助小儿麻痹症患者的“中国小儿麻痹症项目”。这个项目将医疗、康复、教育、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小儿麻痹症患者自立、就业,走出了一条既符合中国当地情况又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人们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教育安置形式曾有过不同意见。邳州市政府通过中国残联找我去实地考察,要听听专业人员的意见,即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我的意见是可以建一个,因为这么大的一个中国建一个这样的机构不过分。我们去参观了小儿麻痹症地区,那里的贫困状况出人意料。苏北个别家庭甚至穷到连一床好的棉被、一张正式的桌子都没有。那些小儿麻痹症儿童的状况确实让人很痛心。我在农村看到一个孩子只能用两个小木棍在地上支撑着爬行。孩子满含热泪,一字一顿地对我说:“我不愿意当狗,我要当人,我不愿意像狗一样仰着头看人!”这句话至今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经过我们的论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邳州市决定设立一个相对集中的机构,容纳部分患者接受教育和治疗。“希望之家”就是这样的特殊教育机构,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为肢体残疾儿童设立的特殊教育机构,它在帮助邳州市普及义务教育、开展和宣传特殊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还辐射到周围地区。我认为,“希望之家”使得600多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及时受到了平等的义务教育,救了孩子,培养了人才;这种集中性的机构成为当地小儿麻痹症儿童的资源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辅导员和教师培训与进修中心;它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教育小儿麻痹症学生的经验,小儿麻痹症儿童住宿、生活管理的经验,机构与社会融合、交流的经验等,成为当地文明、进步的社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