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至2002年4月,梁妙仪在文德路小学任职校长。她认为,教育就是暖化心灵的艺术。正是在这种教育观的引领下,这一时期,文德路小学开启了“发展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实验,构建出“全员参与,全面关爱,全程辅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学特色。
(一)暖化心灵的艺术:孩子的需要
少年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世界活跃激**。他们直率、勇敢、热情,往往由于精力过剩和易于激动而产生缺点,出现错误。一般地说,这些缺点和错误,大都是一些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平衡现象,教师如果看得过重,过于粗暴和苛求,就容易扼杀孩子心灵的生机,使他们在责难中生活学习,可能给心灵带来各种压抑和创伤。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而且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有独特的环境,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影响也各有不同。例如,现代家庭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富裕家庭子女的高消费,破碎家庭子女的孤独感等,给孩子们造成种种心理困扰。
“暖化心灵的艺术”的教育成果
在当时的“全国十佳少年”精神感召下,文德路小学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追求进步,出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局面。例如,被同学、家长、教师公认的全面发展的榜样张睿同学,连续六年保持“三好学生”称号,被评为广州市小学生“学习标兵”。但是,文德路小学每个班上,总有几个纪律松懈、损坏公物、欺负同学、扰乱课堂的“后进生”。当他们受到劝告、批评时,有的自我调节,平衡心理;有的背道而驰,逆反更甚。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提高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的中介和核心,为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已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局部的、学科的改革,转为整体的、综合的改革,着重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都要围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于是,文德路小学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开启了“暖化心灵的艺术”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