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课例
2014年5月28日,一个初夏的早晨,杭州的骨干教师们走进了文德路小学司徒瑜老师的课堂,司徒老师正在执教《石灰吟》一课。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品味着“清白”在舌尖、在词语、在于谦一生、在文脉传承中的滋味。
师:“清白”是石灰的特点,石灰的炼制经过了哪几个阶段?请你们默读诗歌,在诗句中划出相关词语,再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生:我画出的词语有“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的炼制,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先开采,再煅烧,然后就成了“清白”的石灰了。
师:你找得准确,概括也很正确。咱们再一起读读这三个四字词语,你们体会到了“清白”的什么滋味?
生:我体会到了“辛酸”的滋味。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这层滋味的?
生:我从“千锤万凿”这个词语体会到的。石灰要从深山中经过千锤万凿才能开采出来,再经过炼制,才能变成对我们有用的石灰。这让我体会到它经历的痛苦和辛酸。
师:好!请你读一读这句诗,要读出辛酸的感受。
生:(读诗)
师:谢谢你让我听到了辛酸的感觉。还有谁体会到其他的滋味?
生:我感受到了艰苦,这是一种苦味儿。
师:为什么有苦味儿?
生:因为承受“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都是很艰苦的事,石灰的经历是很苦的。
师:的确很艰苦,请你调调这三个词的滋味,读出这种艰苦的感觉。
生:我品到了默默奉献的神圣感。
师:你读吧!
生:我品到了傲然的滋味!
师:好!请你读出来!
师:我们不再多说,把这些滋味放在心中。再一次朗读,读出你心中的感受吧!
司徒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品词中感悟了“清白”的内涵。接下来,司徒老师又通过展示于谦四个时期的经历,通过于谦的一生品读“于谦之清白”。最后,司徒老师又通过各经典中的名句,引导学生品一品中华民族的“文脉之清白”: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到周敦颐的《爱莲说》,从《离骚》和《论语》再拓展到郑燮的《竹石》,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品读自己的内心,以诗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