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统计类型
在定量分析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常见的是按照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进行分类,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两大类。
描述统计主要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简化、描述数据的全貌,描述性统计是对教育研究中得来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主要目的是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初步整理成有规律的数据,并计算出这些数据的特征量,揭示它们的本质特征,以利于进一步的分析。描述统计包括数据的初步整理、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度量以及相关关系的度量等几个方面。教育研究和教学中会经常使用到描述性统计,比如学校的各类考试,教师都要计算出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
推断统计主要讨论通过局部(样本)数据推论全局(总体)的情况。推断统计包括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方法两大类。假设检验方法中又分参数假设检验方法、非参数假设检验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无法做到对所有的个体即总体进行研究,只能抽取一部分个体即样本进行探讨。可是,从样本中得到的信息能否代表总体规律呢?这就需要研究人员从样本的数据中获得相关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合理地推广到总体中去,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这个推理过程就是推断性统计的任务。推断性统计主要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总体参数估计是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特征进行估计。假设检验是指从样本数据得出的差异去推论其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真正差异,进行这种推论的过程称作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内容一般分为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和两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是带有预测性质的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统计只对数据进行一般特征的描述分析,若不进行进一步的推断统计分析,就不能深刻地揭示统计结果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和数据类型来选择。教育课题按其研究目的和内容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从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来看,则又可以分成为描述性课题和推论性课题两大类。在描述性课题中,研究者只想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情况。一般可以采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集中量数,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离散量数以及相关系数等统计指标表示。在推论性课题中,研究者常常是从局部的抽样所获取的样本的性质探测总体的性质,或比较总体间有无差异等,如果不加分析地进行推论统计分析,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而需要用推论统计分析的课题,如果只运用了描述统计分析,则又达不到研究的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