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资料对研究结果做出初步分结论以后,在质性研究中就开始建构理论了。建构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结果的一个必然归宿。质的研究对“理论”这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建构理论的态度与其他研究方法有不一样的地方。
质的研究的目的是对特定的现象本身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探究,注重人的实践理性和实践知识,因此其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实践性。质的研究中的理论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概念化和形式化,而是特定研究者从特定的角度通过特定的研究手段对特定的社会现象做出的一种解释。这种理论具有一定的非典型性,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加以修正。质的研究中的“理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人的理论、研究者自己的理论、研究资料中呈现的理论。“前人的理论”是研究界在本领域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被公认的理论。“研究者自己的理论”指的是研究者自己对本研究现象的假设、观点、前见等;“资料中呈现的理论”是研究者从被研究者那里直接获得的、或者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以后获得的意义解释。很多质的研究者并不热衷于建构理论,但一些研究者推崇扎根理论,即强调理论必须从资料中产生,自下而上进行建构。
【阅读笔记】
资料的整理与寻找衣柜
自从田野调查回来后,就对着那一大堆的田野日记、访谈录音、教学录像和一堆的问卷及实物资料发愁。我知道这些资料应该够写论文了,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着这一堆的资料不知如何去整理,这期间也尝试好几次去编码、分类,却似乎找不到感觉。因此,前一段时间主要是按照实物分类的方式,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分类,主要把它们分成联系已有知识进行教学、偏见、期望、对多元差异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这只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呈现的特点,自然的分类,对于这样的分类却缺乏概念的体系,也就是通俗说的那样,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衣柜,能够把这些资料就像挂衣服那样挂在衣柜里,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头晕脑涨。在整理资料上找不到感觉,因此也就放下来好一阵子不再理它们了,认真看书。最近在读到一本关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书,这本书给我一些启示,但还是没有从中找到我所需要的“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