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灵的觉醒:理解教师叙事探究

第二节 问题巧引 突破极限

字体:16+-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凤圣

2006年我参加北京市海淀区教学大赛的课题是《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研究》,这个课题在各种省市级、国家级公开课上已经司空见惯,在各种期刊上也讨论好多次,在大家的眼里这节课已经基本成型,没有什么可以突破的。所以参赛面临很大的风险。是否在习以为常中还有牛顿发现的“苹果”呢?

我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真的发现了这个“苹果”。由此这节课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也获得了2007年北京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2007年也被教育部选用作为新课标培训的素材(见新思考网)。下面分享这突破极限的设问过程。

一 “显”而不一定“易见”——学生发现“苹果”的基点

低认知水平问题中的知识水平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记住先前所学的知识内容,如定义、公式、概念、事实等。但低认知水平问题不一定是低水平的问题,当老师重视对问题本质的挖掘,它有可能也是一个高水平的问题,而《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研究》这节课正是从引入一个低认知水平问题开始,进行层层深入,是整节课中学生发现“苹果”的基点。

问题1:回顾一下,已经学习过的曲线可以看成由满足什么条件的动点形成的点的轨迹。并用框图来表示上述定义。

学生回顾了直线、圆、椭圆的定义,并发现这三个曲线的定义都是使用解析几何中“点到点的距离”(简称“点点距”)这个概念来形成,并写出了以下的框图:

问题2:从上面的框图来看,我们怎么改变上述条件从而得到新的曲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条件所对应的曲线呢?

学生看出上述条件主要是关于“点点距”运算的条件,常见的四则运算除了加法,还有减法、乘法、除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