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

二、自我认知积极偏向

字体:16+-

(一)自我认知积极偏向

心理学中的偏向(bias),亦称偏见、偏差、偏性(黄希庭,凤四海,2004)。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主客体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认知往往会发生偏差(周晓虹,1997)。

自我心理关注的是自我体验,但并不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向(Watson,Dritschel,Jentzsch,& Obonsawin,2008;Watson L A,Dritschel B,Obonsawin M C,& Jentzsch I,2007)。

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937)把人类认知中存在的积极性探索称为“本性的最古老法则(nature’s eldest law)”——个体保护脆弱的自我免受现实打击的方法。泰格(Tiger)在1979年认为这种乐观性已经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在人类认知中变得普遍存在。

泰勒(Taylor)和布朗(Brown)在1988年认为,心理健康个体具有不现实的积极自我评价,并且对未来持有夸张的乐观态度,积极偏向涉及个体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更加积极。当人们拿自己与他人比较时,会出现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与所谓的“一般人(average person)”相比,人们倾向于相信好的事情更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Weinstein,1980),而坏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比较小(Taylor & Brown,1988;Taylor,Lerner,Sherman,Sage,& McDowell,2003)。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不同年龄段被试中找到积极偏向的证据。在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中,主试让成人将自己与假设的“一般(average)”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成人经常认为自己比所谓的“一般”更好(Alicke & Govorun,2005)。大学生们往往认为自己远比其他同学更能找到好工作,能领更高的薪水,而那些消极事件(如失业、遭枪击等)则更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能力做出更高的估计,常常表现出对自己不现实的积极看法;还有对个人控制的夸大知觉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等,这些都是自我认知积极偏向效应存在的有力证据(Weinstein,Lyon,Rothman,& Cuite,2000)。还有研究者认为,儿童的自我认知总是与客观测量或者与父母、教师对儿童能力的评价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之为积极幻想偏向(positive illusory bias),其操作定义为能力的自我报告与客观能力之间的不一致,且自我报告的能力总是高于真实能力(Hoza,Pelham Jr,Dobbs,Owens,& Pillow,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