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

第二节 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测评工具的编制

字体:16+-

一、问题的提出

在以往研究中,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者往往只能分析绝对自我认知得分(Gresham,MacMillan,Bocian,Ward,& Forness,1998)。近年来,研究者采用将自我评价与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如与儿童实际的能力进行比较),从而尝试更好地评价自我认知的准确性、客观性(Hoza et al.,2002)。有研究者指出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研究需要提供一个详细的外部标准,用来测量个体自我评价的偏向,这样才能将这种评价偏向从自我评价中分离出来(Robins,Beer,2001)。

有研究证明,人们的确会“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待自己,也就是个体往往过分积极地看待评价自己(Gaerther et al.,2008)。综合以往研究发现,国外已经开始展开了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相关研究,这种偏向已经在评价健康风险易感性人格特质(Heine & Lehman,1997;Kruger,1999)、竞争激烈获胜的概率(Windschitl,Kruger,& Simms,2003)等方面进行研究。但研究对象只是停留在8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中(Mezulis,Abramson,Hyde,& Hankin,2004),专门针对具有典型乐观特征的幼儿的积极偏向研究却很少。儿童与成人相比,无论在归因还是对故事主人公消极的人格特质的预测上,都表现出了更为乐观倾向(Jacobs,Lanza,Osgood,Eccles,Wigfield,2002;高雯,杨丽珠,2005)。

通过查阅以往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工具主要用于考察年龄较大的儿童(一般在小学以上)的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这些测评工具对问题儿童(如多动症儿童)进行研究。然而,专门用于测量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测评工具还很少见。要研究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具备可信的、有效的测量工具是前提。

本研究通过修订“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与编制“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对自我认知积极偏向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幼儿自我认知自评得分与教师评定得分,从行为的角度证明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存在,进而将二者的差值作为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指标,进而对后续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