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与教养之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字体:16+-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这首诗,我十分钟爱,我不止一次对这首诗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最让我萦怀的是其中对幸福的一种温暖、恬淡而悲悯的看法,特别是对陌生人的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次读到这里总是有一种深深的悲怆感。

我一直在思考幸福如何可能的问题,可以说从我进入教育研究开始,就在触及这个问题,只不过早些年的思考有些表浅而浪漫。随着个人思考的深入与个人周遭人事的渐渐领悟,慢慢地,我对幸福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特别的,当幸福成为一种口号与标签,我们就不难看出,其实,我们已经在远离真正的幸福问题本身。

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只不过不同的人两个世界在个人生命中的意义不一样:一个世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及的世俗世界,还有一个就是高于日常生活世界之上的精神世界,或者说理想人格世界。如果我们纯然只是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存在,那我们就是纯然的物性的存在,也就是柏拉图所讲的“猪的城邦”的生活的存在。但实际上我们总会有适当地超越日常生活之上的人格世界,在那里我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世界的诸多限制,而显现为一种纯粹的精神存在。也正因为我们有两个世界,我们的肉身置身于世俗世界之中,我们的人格精神可以适当地超越出来。所以,我们可以不简单地受制于周遭的环境,而表现出我们对于环境的独立,从而显现出我们作为人之格的存在。而恰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多变的,充满着变数的,充满着各种冲击、**、迷乱、困境,如果我们没有高于日常生活之上的独立人格世界,我们的生活与情绪就会全然受制于环境,我们就不可能获得我们作为人之格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