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曾写下这样的片段:
他坐在破旧的窗台上,讲起了柯南·道尔的故事,故事中的惊险覆盖了我们心中的恐惧。接着,他讲了凡尔纳讲的奇妙的故事、雨果讲的令人感伤的故事、梅里美讲的让人痴想的故事。他叙述的时候,我们不再惊恐地四处张望,不再慌张地想要寻找蜡烛,甚至不再期待电灯重新亮起来。这个大孩子讲的别人讲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时间、若有若无的时间被叙述填满了。
我的童年也曾为故事所浸润,奶奶讲的信神的故事,村里福爹老人讲的民间传奇故事,桂保哥讲的三国水浒,兔哥讲的安徒生童话(我记得最清的是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的故事),连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凉,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时光在故事的记忆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鲜活如旧,带给我绵绵不绝的生命的暖意。“叙述改变了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命若有若无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破碎不堪时,当我们的生活想象遭到挫折时,叙述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间,甚至重新拾起被生活中的无常抹去的自我。”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爷爷奶奶的故事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成年辈们开始忙碌于各自的事情,电视、玩具和没完没了的功课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口耳相授的故事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渐渐消逝,个体的发展几乎是全然交付于学校,家庭教育也更多的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敦促他们的功课,或者强化、增补他们的有用的学习,不再担负有那种似乎没有多大用处的、经由代与代之间温情的故事来陪伴儿童生命的功能。与之相应,被科学整合的学校教育也更多地被组织成一个系统、有序、高效、规整的工作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不负有从容、随意地讲述故事的功能,故事终于从鲜活的生命空间里一步步淡出。虽然在学生偷闲之际,在与书籍、报刊、网络的接触时,有故事可看,但“看”的故事少了些绘声绘色,不再丰盈,与鲜活的生命个体终究隔了一层,难以有效地敞开个体生命的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