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谢冕先生在其随笔文集《永远的校园》中一篇文章,《我没有“童年阅读”》,感受颇深。其中谈到,“在我的记忆中,我几乎没有‘童年阅读’的阶段。我似乎是一开始就摒除游戏性质的训练而进入‘纯正’的文学阅读。”谢冕先生是在“艰难而充满忧患”的生存环境中被剥夺童年阅读的。作为六七十年代在红旗下长大的我们这一辈而言,虽然时代早已不是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但我们的阅读却并不见得比谢冕先生的童年幸运多少,到今天,印刻在脑海里的阅读记忆,最能轻而易举地跳跃出来的无非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提供给我们的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雷锋等革命英雄的故事,还有朱德的扁担、八角楼的灯光等。
随着童年时代的过去,我们好像也就慢慢地远离了小时候的课本,也远离了对小学语文课本的关注。因为以教育学和伦理学为自己专业的原因,我两年前收集了一套小学语文教材,当时也没有细看,直到这几天受谢冕先生文章的影响,我翻出了两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课本,都是第3册,一本是1995年版,一本是2001年版。我仔细一看,竟然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1年,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一个套路。下面就以这两册课本为例,来谈谈我的感受。
我们先从相同的课文分析开始。1995年版与2001年版相同的篇目有《秋天》《我要的是葫芦》《诚实的孩子》《蓝树叶》《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坐井观天》《捞月亮》《精彩的马戏》《初冬》《北京》《动物过冬》《植物妈妈有办法》《骆驼和羊》共14篇。除开其中《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性质的文章,《秋天》《初冬》《动物过冬》3篇是与时令相关的稍微(也不多)带点童趣的课文外,其余10篇有9篇是伦理性暗示很强或者直接明示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通过忽视邻居的劝告而使虫子吃坏了小葫芦的故事暗示我们要善于听从别人或者说长者的忠告(两个版本的书都画了一个老人在旁边);《诚实的孩子》讲列宁诚实的故事,有两层伦理含义,一是要做诚实的孩子,一是要学习革命领袖;《蓝树叶》是讲的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帮助;《小马过河》是讲的要相信自己、敢于尝试;《狐狸和乌鸦》讲的是不要相信别人的美言,不要轻易落入别人的陷阱;《坐井观天》讲的是不要自满自足,要不断地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跳出来,关心外面的大世界;《骆驼和羊》,讲的是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北京》明显地传达的就是要爱北京,爱我们国家的首都,暗示的成分是爱北京就是爱国的基本内容。《精彩的马戏》本来伦理色彩不明显,前面都是讲马戏的精彩,但最后一句还是明显地露馅了:“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他们的指挥”。让小孩子看马戏,何必一定要让他们想到马戏团的叔叔阿姨呢?就好像钱锺书说的买鸡蛋何必一定要看母鸡呢?显然这其中隐含的伦理意义就是时刻要想到你的快乐是跟别人的劳动分不开的。还有一点,那就是马戏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们都“听”叔叔阿姨们的“话”,隐在的意思就是我们也要听话。真正以童趣为中心的就只有《捞月亮》一篇,全文充满情趣,没有丝毫牵强的伦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