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种功能。这四种功能在高校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高校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将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达到此目标,高校采取了相应的教学评估和科研评估机制,以及时了解自身现状,制定改进方案,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对社会服务方面的评估还很缺乏,内部评估的内容主要局限于教学质量评估和科研评估,其中还涉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评估的问题以来,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我国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据1990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480多所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以课程评估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为重点的内部教学评估试点实践活动,约占当年高校总数的44.6%。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高校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内部教学评估,有的高校已经建立内部以教学评估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内部教学评估活动的广泛开展,评估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导向、激励等作用,推动了教育管理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近20年来,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高校内部教学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从已有的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中,学生评价比同事评价、教师自评更具可靠性,因此,在国外,学生评价结果除反馈给教师外,还被广泛用于教师的聘任、提职和决定薪金。在国内,学生评价结果虽没有直接用于教师的聘任、提职和决定薪金,但由于衡量教师的教学没有其他指标,学生评价结果常被高校间接地用于教师的人事决策。研究者们对学生评价的效度问题和学生评价结果的效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效果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质量经过学生评价结果的反馈有了明显的提高。[3]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背景特征包括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职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班级学生人数、课程的负担和课程的深度,这六项特征能解释25.8%的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异。教师的职称越高,学生对所学的课程越感兴趣;课程对学生越重要,学生认为课程负担、课程内容深度“合适”,班级人数为40人以下,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最高。[4]宋映泉等人分析北京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结果的研究表明:学生评价结果在不同性别的教师之间不存在差别;学生年级与评价结果不存在差异;教师职称存在显著差异,高级职称教师的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35岁以上的教师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教师的评价得分;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在学生评价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选修课得分显著高于必修课得分。[5]学生评价结果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程度越高,学生对其的评价分也越高。[6]这些研究表明,人们已经从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指标研究转向对评价本身的有效性和影响评价效果的因素的研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