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

第十章 高等教育未来展望

字体:16+-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81.2元增加到2017年的579863.4元,人均GDP世界排名从1987年的130名升至2017年的70名。适应这种变化,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总人口已达1.7亿,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842万人,在学人数达3699万,我国正在快速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中上水平。[1]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而1990年开始统计该指标时仅为3.4%;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2017年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共735所;高等教育的多种办学形式日趋丰富,国际合作与交流范围明显扩大,高水平大学及其他各个重点建设项目成效显著,法治体系基本形成,宏观体制和内部制度不断完善。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的发展时期,要实现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面对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还有其不适应的一面。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历史性突破后的调整,夯实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政策议题:第一,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提高质量与办出特色,这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第二,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设好自主办学和自我约束相统一的机制,这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第三,促进公平与效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第四,进一步开放办学,这符合大学发展的规律,是大学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