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课程与教学卷

(一)古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字体:16+-

现代意义的教育评价产生之前,教育评价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检查和考试。从这一意义上讲,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断定:“我国是最早出现教学评价,从而也是最早出现教育评价的国家之一。”[2]一般来说,我国的教育评价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当时已经建立了定期的学生学业考查制度,如《学记》就曾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表明《学记》已经提出了对不同学年段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汉代的太学曾规定“一年辄课”制,即一年考一次,以后又改为“二岁一试”制。[3]我国古代教育评价活动与选士制度密切相关,教学评价反映在人才选拔的评价上,运用考试手段选拔人才始于汉代察举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设进士科,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采取举选和考试相结合而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考试分设若干科目,按照考试成绩,依据才学取士,打破了在选拔人才时的门第观念。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为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套比较完备且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在教育评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它也存在考试内容陈腐、形式僵化等弊端,终究被淘汰,而未演变为适应近现代社会的新的评价方式。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教育测量、评价的研究一直进展不大,但我国的考试制度传到欧美之后,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4]

总体来看,在古代,中西方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以选拔性考试为主,评价范围比较狭窄,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力水平为中心,评价方式主要为口试、笔试或观察等,一般采用主观判断和文字计分,缺乏较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这些较“原始”的评价活动也为以后科学评价活动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