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想学术争鸣之后,各大学派都开始对自家学说进行理论总结,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不断涌现。这些教育论著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涉及问题广泛,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三个篇章——大学、中庸、学记。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是先秦时期儒家道德教育的重要文献。文中明确阐释了大学教育[75]的基本纲领和程序步骤,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宋代理学家认为它是“初学入德之门”,故将其列作四书之首,成为后世的基本教材之一。
(一)“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的纲领性概括。明明德,就是使天生的善性——“明德”得到明复和发扬。亲民,即新民,就是推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乃至全体民众的善。止于至善,就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为最终目标。每个人的身份不同,至善的境界要求亦不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信”。
“三纲领”以思孟学派的性善论为出发点,由个人的道德修养延伸至整个社会的革故鼎新,充分体现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八条目”
为实现“三纲领”的教育目的,《大学》进一步提出了八个教育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构成了一个前后相续、环环相扣的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
(1)格物、致知,是大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其任务在于学习儒家德行艺能等方面的知识,并加以综合,达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