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教育史

第三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字体:16+-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洛阳太学求学期间,曾师事班彪。此后,王充出任过一些地位不高的从属职务,后辞官回乡,以教书为生。他一生在政治上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便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来著书立说和从事教育活动。王充的著作中仅《论衡》一书现存,其宗旨是“去伪存真,疾虚立实”。

一、论教育的作用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不同的是,他认为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继而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二、对经学教育的批判

(一)“疾虚妄”的倡导

王充所处的时代,是汉代实行“独尊儒术”政策达百年之后,儒家思想已逐渐偶像化,并确立了天人感应、谶纬迷信的宗教神学体系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王充作为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高举“疾虚妄”的旗帜,对当时的经学教育进行了批判与驳斥。王充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虚妄之言,揭露充斥于五经传记的阴阳灾异和神仙鬼怪,主张用自然知识来驳斥伪说和迷信。二是夸张增饰之言,揭露传记中的浮夸不实之词,主张应用文献以历史事实驳斥那些歪曲历史的伪书。

(二)距师、问难

“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西汉中期以后,儒学定于一尊,被立为官学,许多儒生把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当作仕进的敲门砖。他们只知死守师门家法,学习五经不求甚解。王充曾批判当时的学风:“世儒学者好信师而师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8]认为当时儒者总是喜欢迷信老师崇拜古人,而不知道去辩驳和“问难”,这是一种盲目迷信的恶习。“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为了反对迷信圣贤的习气,他写了《问孔》《刺孟》等文章,提出:“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9]大胆地向孔孟问难。不仅对于扫除东汉教育上的迷信、烦琐、僵化之风有积极意义,也是对师生关系上的一种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