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教育史

第二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字体:16+-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是西汉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自幼对《公羊春秋》与《易经》有特别的研究,学识渊博。汉景帝时,他因专精《春秋》而被选任为博士。公元前140年,董仲舒接受汉武帝的策问,逐一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和方略的三个策问,一举成名,被汉武帝封为中大夫。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人三策”。后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中年收徒讲学,“下帷讲诵”,开始教育生涯。其教育思想理论为后世统治者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著作流传至今的有《春秋繁露》一书。

一、论教育的作用

(一)人性论和“性三品”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通过探讨人性来说明教育作用的思想。在人性论问题上,他调和孟子和荀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性和情两个方面,性属阳,是善的;情属阴,是恶的,也就是人具有善和恶两种性。善是教育的结果,必须通过教育,防止恶性,培养善性。他批评孟子的“性善”说,认为孟子既然说人性已善,那就没有教育的必要了。

董仲舒还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他把“圣人之性”当作上品,这种人生来就是善的,如黄帝、孔子、周公等,他们制定社会标准和内容,且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性”为下品,没有善资,只能采用刑法对待他们,不必进行教育。这两种人,都是极少数的人。只有“中民之性”代表了万民之性,待圣王教化以后才能成善。董仲舒把这些人说成是待王教而后善,目的是要为“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治术主张提供人性论的依据。因此,董仲舒认为只有加强对“中品之人”的教育才能稳定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