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教育史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教育制度

字体:16+-

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兴学

自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儒学地位下降,佛教、道教日益兴盛。到隋朝建立以后,政府逐渐认识到儒学在和平统一时期教化百姓、培育人才方面的巨大作用。从隋文帝开始,隋政府积极提倡儒家教化,统一思想,下令广泛征集儒家经典,并以高官厚禄礼聘天下儒士集于京城,下令自京城至州县均设学校,隋文帝还亲自至国子监参加典礼。

唐高祖在开国之初,就“颇好儒臣”。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在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624年颁布《兴学敕》,要求“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唐太宗更是登基前就在王府内设立文学馆,召集房玄龄等十八名儒为学士。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下令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并令各州县学设立孔子庙。贞观十四年(640年),令孔颖达会同诸儒撰写《五经正义》,颁行天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权威著述,成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学校成为施行经学教育的场所。同时,也再次统一了儒学,基本上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维护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唐以后诸帝在文教上也基本上执行尊崇儒术的政策。

(二)兼融佛道

隋唐崇尚儒术,与此同时也兼重佛教和道教。特别是佛教,在隋唐朝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隋文帝和隋炀帝大力提倡佛教,甚至一度废太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命天下诸州建佛塔,兴佛教。因此隋代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学,隋朝也成为当时佛教研究的中心。隋朝在提倡佛教的同时,对道教也予以一定的提携,但不及佛教的地位高、影响大。

唐朝注重平衡儒、佛、道三者的关系。从整体来看,佛教在唐朝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道教则由于李唐皇室奉道家开创者老子为始祖,受到维护支持,空前活跃。唐高祖在一份诏书中就宣称“三教虽异,善归一揆”[1]。唐太宗认为三教殊途同归,支持玄奘译佛经。武则天也认为“佛道二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为一宗”[2]。整个唐代,儒、佛、道三教虽间有此消彼长的矛盾,但总的来说形成了政治上儒术居于主导地位,佛教和道教作为信仰和精神寄托共存的局面,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