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昌黎先生,并著有《韩昌黎集》。他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韩愈多次担任教育官职,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和国子祭酒,在此期间他提出并践行了不少教育主张,由于“韩门弟子”众多,他的思想在唐代有很大影响。
一、韩愈的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作用
韩愈是“性三品”论者。他写了《原性》一文,表达了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性是先天的,人性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性”分上中下三品。上品的人“善焉”,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也”,而下品的人则是“恶焉”;他认为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它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也是分上中下三品的,他认为具有上品之性的人,七情的表现都能“适中”;具有中品之性的人,七情往往“有所甚”、“有所亡”,即过与不及,不能恰如其分;具有下品之性的人,“直情而行”,毫不控制。
韩愈认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不能互相转化。但在“品”的内部,可用教化和刑罚,使人发生一定的改变。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格之内使性移动。韩愈的“性三品”说,坚持上下品不可移,教育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他提出的“性情”之说,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教育目的与道统论
关于教育的目的,韩愈要求教育要“明先王之教”,使人们明白“学所以为道”。这里的“道”主要就是儒家的“三纲”“六纪”之说以及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仁义之道。韩愈之所以推行儒家之“道”,是与其政治主张结合在一起的。韩愈希望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现人人安身立命,报效家国的积极的现世社会。因此他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忠君、清政、兼礼法、继传统几个要点。忠君是核心内容,清政、兼礼法、继传统都是培养实行忠君思想的必然要求,儒生具备了这些品德,就可齐家、治国、平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