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维新派重要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在维新变法及改造社会中的作用。承继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们激烈抨击封建传统教育,强烈呼吁改革科举制度,学习西方设计新的学校教育制度,提倡新式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维新教育理论。
一、生平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自幼受严格的传统儒家教育。1876年应乡试不第。后出游香港,开始接触西学。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撰写完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1895年,愤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与1300余名应试举人联合上书请愿,即“公车上书”。不久,康有为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但未到职。1895年,在北京组织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进行变法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898年他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坚持改良道路,成为保皇派。民国初,康有为思想日趋保守,成立“孔教会”,创办《不忍》杂志。1927年病逝于青岛。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生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自幼熟读经史典籍。17岁中举人,18岁会试落第,开始接触西学。1891—1894年入“万木草堂”学习,追随康有为。1894年入京会试,联合广东举人190人上书清政府,反对与日本签订的和约,并参与“公车上书”。1896年,担任《时务报》的主笔。1897年,就任湖南时务学堂主讲,制定了《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传播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主要从事著述和办报工作。辛亥革命后回国,自1920年起,先后执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929年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