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学,是源自民间的一种办学形式,与官学相对。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是中国教育制度上的一次历史性大变革,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一、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私学的兴起,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官学衰落、学术文化的下移使私学获得了产生及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二,士阶层的崛起使私学的存在价值得以显现。
(一)官学衰落,学术下移
带有贵族学校性质的官学在西周末年就已经形同虚设,到了春秋时期,更是名存实亡。导致官学衰落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王权衰落,礼崩乐坏。春秋时期的周王室日渐沦为争霸诸侯的傀儡,共主地位丧失,大权旁落,规范政治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礼制体系被破坏殆尽。各诸侯国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越来越重视军事力量的积累和实用人才的选任,以礼乐之教为核心的官学显然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必然趋于式微。其次,战争频繁,统治者无暇顾及文教事业。春秋时期战乱连年不断,王室、诸侯都忙于争权夺利,根本无心关注学校教育,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日趋衰废。再次,世袭制度使贵族子弟无心向学。世袭制度决定了贵族子弟无须学习亦可获得权力和财富,贵族中普遍存在“可以无学,无学不害”[1]的思想,人人心怀苟且,得过且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求学的积极性。
随着官学的日趋衰废,掌管学术的文化官员必须在动**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出路。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王官百工携带文献典籍、礼器乐器,逃离官府,流落四方。“学术官守”“礼不下庶人”的教育传统已经难以维系,“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成为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文化人分散至各诸侯国,进而扩散至士阶层乃至庶民,使原本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下移到民间,私学由此孕育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