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职业,从事该职业的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为富贵人家“相礼”谋生。春秋时期,孔子承袭西周的礼制宗法思想,建构起一套虽不甚严密但颇具影响的思想体系,由于主张礼治,故被后人称为儒学。孔子之后,儒家发生分化,出现众多支派,其中“主仁义”的孟子和“重礼乐”的荀子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为儒学的兼收并蓄、持续演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3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聪颖好学,四处寻师求教,博习诗书礼乐。30岁时,正式招生办学,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孔子的私学相当成功,社会影响甚广,门徒日众。约40岁时,创立儒家学派,通过讲学活动大力宣传自己的学说。在50岁,获得了从政机会,先后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由于与当时的执政者季桓子政见不一,被迫弃官,率弟子周游列国历时14年。在此期间,孔子一面进行政治游说,一面坚持讲学不息。68岁,受礼聘返回鲁国,专注于教育和古代文献的整理,完成了六经的编撰工作。孔子的思想学说和生平事迹,由弟子们记录汇编成《论语》一书,《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论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教育是立国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论语·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在这里指明“庶—富—教”是建设国家必经的三个阶段。在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进而教化国民明礼仪、守道德,国家方能强盛持久。从三者的先后顺序中,可以发现孔子强调“教”必须建立在“庶”和“富”的基础之上,缺乏必要的人口和经济基础,教育的社会作用将难以有效发挥。其次,教育是治国安民的一项重要手段。《论语·为政》中记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想使百姓知廉耻,而且甘心情愿地归服,治国者应该重德政而轻刑罚。教育是推行德政的得力工具。通过教育传递人伦规范,人人懂得依礼而行,天下自然安定有序,不治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