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教育史

第三节 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字体:16+-

墨家学派产生于战国初期,由孔门儒学分化发展而来,与儒家对立,并称“世之显学”。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生卒年无从确考,约在公元前468—前376年。出身微贱,生活简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精于手工机械,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自立学派,成为学术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儒墨两大学派的论战,真正揭开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家学派弟子众多,大部分来自于劳动阶层,组织纪律严格,富有团结精神和侠义之风。汉代儒术独尊,墨家思想由此成为绝学。现存《墨子》一书,为墨子的学生及后学所作,共53篇,是研究墨家教育思想的主要材料。

一、论教育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他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人的“自爱”和“自利”。有力气的人不肯以劳助人,有资产的人不愿以财分人,有道义的人不想以教益人,结果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51]。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是为了打破等级差别;交相利,是为了实现“天下为公”。教育正是实现兼爱社会的必由手段,“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52],教育通过教天下人知义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二)教育的个体作用

墨子反对天命论,认为人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形成、变化的。他以染丝为例,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品性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53]。人的天性如同待染的素丝,成为什么颜色取决于染缸中有什么样的染料。既然人的善恶是后天环境和教育习染所致,并非先天命定,所以,人人都可以受教,人人亦应该受教,而且对于环境和教育必须加以谨慎选择。与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相比,墨子的“素丝说”更明确且富有天赋平等的色彩,其社会意义也更趋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