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在一定意义上是班级公约,即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护集体生活而共同约定的一些规则。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可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规则,让学生知道规则不仅仅是约束,而是为了保障学生在班级生活的学习权、平等权、被尊重权等各种权利。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制定班规时,不妨先一起讨论“希望的班级生活是什么样的”“在教室里,每个同学拥有怎样的权力”。然后再谈论为了建设美好的班级生活、保障每个人在教室里的权利,需要我们建立怎样的规章制度。如此建立的班规将凸显积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有极大的好处。第二,班规包含的内容由学生一起讨论形成,班主任要对班规框架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第三,班规要具体、可执行、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便于监督检查。第四,班规表述要用积极、正向、鼓励性用语,指明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案例3-11]
再次担任初一班主任,面对一帮十三四岁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张扬青春力量的“叛逆期”,不愿意继续被老师和家长们的各种规则和说教束缚和限制,忽略了规则存在的价值和背后的积极意义。如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可、赞同班级规则,从而自觉遵守班规呢?我想到利用交作业的过程,对学生渗透规则教育,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与新生第一次见面,我没有事先根据小学期间的档案资料指定临时班委,也没有刻意用桌牌固定学生的位置,只是做了一个简明的自我介绍。
第一次收作业的时间到了。“请把假期读书小报交上来”,我的指令一下,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知所措,过了许久才一个个羞涩而又新奇地把读书小报交了上来,总计用时三分半钟,并且交上来的小报摆放得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