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用两年前写给两位可爱可敬的老师的两封信作为我后记的一部分,以示珍念,和多年以后躲也躲不开的怀念。柏拉图说得真好,“学习就是回忆”。我的朋友郭继宁说得更好,“不失忆,就不会失语”。
这是我写给导师宁老师的一封信。
我很穷,我也想到要“脱贫”,我甚至最近常和朋友说“乐道而不安贫”。可我更清楚,钱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能和宁老师相遇,这难道不是财富吗?谁说财富只能用金钱来计量。可计量的世界之外,还有更多无价之宝。
一个人更需要学习的是珍惜,佛家说“惜福”,感恩更是人心容易遗忘的品质。来到北京做您的学生,并获得发展的机会,结交很多有识之士。在您的精心指导下,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在聆听您的教诲和与您坦诚的交谈中感悟深邃的思想和人生。这一切都不是金钱能够计量的。
由于偶然,我们相遇;由于相遇,我们相知;由于相知,我们彼此包容,真实的相遇也是一种机缘。
我们谈了那么多理论,可理论总不如这真实的相遇更激动人心。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好像不是理论,而是存在之真。在翻译的现场,在您的课堂,在每一次活动的彼此激**,那是“做”与“经历”,那当下体验的生动不可复制,不可定义,更无法抽象化为理论或方法。我们活在“经验”中,正像我们活在“习惯”中,人的本性是在游戏中,灵动开怀。Play,小孩的玩,大人的戏剧,Inter-play, 相互影响。会“玩”的人,才会生活。
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自己,而拥有一个世界。存在就是“走出自己”“站出来”,像庄子那样“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那“混沌开窍”的寓言仿佛破坏了原初之在。我们都活在情境中,并在情境中“缘境而发”。在二元的张力中我们维持着生机,就像生与死相磨相**,而有人生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