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洋
修菁
还有几个月才过27岁生日的王洋,很健谈,谈起感兴趣的话题,有着敏捷的思路,也有着与同龄人相比,更持重和成熟的思想。
小时候有一个周末王洋跟着父母去学校,学校的一位老师从家里带来一块酱牛肉,可把王洋好吃坏了。这位老师见状,和王洋的父母说:“你们两个就知道忙,还是多陪陪孩子,在家给孩子做点好吃的,瞧这肉把孩子馋的。”换作一般小孩,听到这样的话,一定是一肚子的委屈,要和父母抱怨、撒娇,可王洋一点抱怨也没有,回家后他和父亲王国欣说:“我可不想让你们天天陪着我,我希望我爸我妈有本事,能把学校办大。”
那年王洋10岁。讲起16年前的这件事,王洋依然对父母没有抱怨,“我还会和我未来的家人讲这个故事,抱歉周末也许陪不了你,因为我希望把‘精诚’办好,办下去。”
留英十年,与父亲王国欣一代不同,王洋身上有着抹不去的西洋化标签。见面那天,他上身着浅橙色polo细羊毛毛衫,内衬熨烫挺括的蓝白细格子小领衬衣,下身着合体的卡其黑色布裤子,脚蹬一双有些许夸张的尖头大号黑色皮鞋,说起话来,肢体语言总是很丰富。
他很认同父亲“做人为诚、做事为精”的办学理念,但是也很想说服父亲,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除却保证教学质量和不变的办学理念,还要重视不能任凭其他商业化教育机构肆意占领舆论的高地。
“在国内,我还是有些另类的人。讨厌不黑不白、不混不沌的工作作风,有些像仙人掌,没有伪装,有时会扎到人,但是慢慢在适应,学会外圆内方。”王洋这样评价自己。
采访中,王洋说,自己26年的人生里,从没思考过“父爱”这个词。他和父亲间的交流语汇中,很少存在带有情感类的褒义词。父亲更唯恐他“膨胀”,所以当着他的面,必然一句好话不会说;他也习惯了扮演观察家的角色,当着父亲的面,总是会义不容辞地提出一些非常尖锐的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