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谈“老俞闲话”
张惠娟
从“老俞闲话”到“俞答百问”
“俞老师,一个自卑的人如何拥有自信?”
“俞老师,如何在追求短平快的浮躁环境下,凭借‘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情?”
“俞老师,您如何看待和应对‘慢就业’现象?”
……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除了通过提交提案建言呼吁外,每天还通过自己开设的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积极回应网友的提问,“线上线下”发出教育人的声音。
“分享教育经验,激发人生理想,服务青年创业,一起读书旅行……”在俞敏洪个人运营的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上有这样几句说明,彰显了他开设这个自媒体平台的初心。
记者发现,从2014年1月至今,“老俞闲话”所推出文章的内容、篇幅及更新的频率都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几期几句话的热点评论,到俞敏洪出席各种会议的演讲内容,再到现在俞敏洪坚持每天亲自撰文,一事一评,一物一议,或长或短,但都关乎教育、理想和成长。
今年两会期间,在华北宾馆驻地,每当小组讨论结束后,一贯牛仔裤、运动鞋装束的俞敏洪便抱着电脑形色匆匆地回到房间。白天开会,发言讨论、与媒体对话,为中国教育发展而建言献策;晚上读书、思考,继续耕耘“老俞闲话”,通过自媒体传播一些正能量,这是俞敏洪今年的“两会状态”。
“两会期间时间紧张,而这段时间,正好新东方的官方微信平台新开启了一个活动‘俞答百问’,所以我个人的‘老俞闲话’也会搭新东方的‘顺风车’,我有时将自己要表达的观点用手机进行录音,然后发给后方的编辑进行整理,这节省了我不少时间。”据俞敏洪介绍,在此之前“老俞闲话”陆续发出的70多篇文章,都是他自己所写,“由于写文章需要思考,写出来再上传到微信平台,差不多每条要花费我两三个小时。”俞敏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