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丁祖诒:有强悍也有绵情
贺春兰
3月12日,西安翻译学院的创办人、董事长丁祖诒先生辞世,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民办教育的媒体人,因为没有面对面和丁祖诒先生交谈过而遗憾。
在我十多年的民办教育报道生涯中,对丁先生有过三个片段式的印象,一次是十多年前,因为本报记者参与的一则批评式报道,丁先生高调地在北京更大的媒体圈子内开新闻发布会回击,于是,头脑中留下了一个“大炮”的印象。
第二次是2004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批评西安翻译学院一则在洛杉矶时报上的广告宣传,当年我作为媒体人,亲历这一幕。甚至之后有民办学校校长打电话给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希望对民办教育宽容些”。应该说,当时对先生是曾有过质疑的。
2011年5月,终于有机会随全国政协民办教育考察团来到终南山下,走进丁祖诒先生创建的千亩校园,走在偌大的、郁郁葱葱、书声琅琅的校园中,心中顿时生发出尊敬。当时他已经病得很严重,打着点滴坐着轮椅,在医院人员的陪同中出席,但思维清晰、话语铿锵而真挚,“今天终于得见天颜,我要反映……”听病中的他义正词严地反映政策诉求,我能强烈地感受到创业者的悲壮和创业者对中国社会、中国民办教育的一片殷切情怀。
也正是那次,有机会看到他的一本散文集,看他在见到冰心老人时写到大概这样的语句,“我贪婪地迎接她的目光,我握着她的手,向她呢喃道”——不禁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真性情的人啊,甚至饱含浪漫,在大炮式的强悍背后,他又曾有着怎样的柔情与辛酸?
而随着老人的辞世,随着一篇篇真切的纪念性文章,我终于能在老人身后,碎片式地感受他性情中的强悍与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