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新师德

二、媒体中的教师道德形象及其影响

字体:16+-

教师道德形象,是指教师在社会公众面前所呈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蕴的人格特质、仪容仪表、职业素养等要素的综合。长期以来,媒体在教师的道德形象建构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教师形象得以呈现的重要载体,又是公众认识教师形象的主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社会道德形象深受媒体价值观的影响。从极端的意义上看,媒体呈现什么以及如何呈现教师的道德形象即等同于教师的社会公众形象。从韦伯关于社会理想型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于当前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的分析,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中两种具有明显类型特征的形象——神圣化的教师道德形象与妖魔化的教师道德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媒体中的道德形象以及这些道德形象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一)媒体与神圣化的教师道德形象

教师道德形象神圣化的问题并非当前媒介环境中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这种对教师形象无限拔高的文化现象绵延于儒家文化几千年“尊师重道”的道统之中,其典型的话语表征则是“天地君亲师”的社会示范与规约。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中,教师即是道德的楷模,为人之表率。事实上,社会公众对这种具有高度崇高性道德的教师形象也有着深切的期待和认可,“红烛”和“园丁”则是这种社会期待的形象描述。教师作为“红烛”、“园丁”的道德形象已经演化为一种社会事实,成为民众心中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并支配着人们对教师形象的认识和评价。而现代媒体对这一社会事实的极力阐发、渲染和倡导,则无疑强化了公众的认识,并使教师神圣化的道德形象凝固化、类型化、标准化,成为了评价教师道德状况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参照坐标和价值准则,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的生活戴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