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新师德

三、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成因分析

字体:16+-

不管媒体在公众面前塑造和呈现的是走向圣坛的教师道德形象还是妖魔化的师德形象,从根本而言都不利于师德建设。从当前媒体对这两种极端教师道德形象的建构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在以宣传主导文化为己任的主流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大多被塑造成道德的圣徒。而在那些娱乐性、受官方控制较弱的媒体,如网络中,教师的道德形象往往与妖魔化联系在一起。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师道德形象与我国当前媒体权力的重新分配、媒体价值取向的娱乐化以及媒体影像呈现的“超真实”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教师这种媒体道德形象的价值分殊也与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媒体权力的分化与教师道德形象的对立

在媒介形态较为单一的年代里,政治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各种媒体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和审查。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媒体作为主导文化的喉舌,被赋予了高高在上的话语权威。任何冒犯、抵牾、批判媒体所塑造的道德形象实际上就等于对抗主流意识形态。而在主流话语中,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教化万民,兴国安邦。因此,教师之于任何的政治统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确保教师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借助媒体,通过主导文化的力量在社会公众中强化教师的崇高性,凸显教师道德的光辉色彩,以此达到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社会舆论的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建设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社会正朝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目标迈进,社会权力开始得到重新分配。作为这种社会权力重新分配的一个明显结果是,社会公共空间开始扩大,媒体也开始以其社会第四种权力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过程中,高度一体化的媒体格局也逐渐瓦解,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局面。摩根士丹利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正跃升为全球领先的媒体大国:在媒体规模方面,中国的电视用户数量、报纸发行量和30岁以下的网民人数均排名全球首位;在媒体种类方面,中国现有3 000多个电视频道、2 000多份报纸和9 000多种杂志;在增长率方面,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广告投放量飙升了近6倍,同期中国GDP增长了3倍,美国的广告投放量增长仅2倍。[1]在这一现实面前,政治力量再难以对如此繁杂的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和监控。媒体内部已经裂变为多种力量相互角逐。一方面,代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声音的主流媒体由于得到政治力量的扶持,依然具有很强的社会主导力;另一方面,以地方性、娱乐性为主要价值诉求的新兴媒体也凭借着其深厚的大众基础,冲击、对抗着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这种媒体力量的对比反映到师德楷模的形象塑造上,便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神圣化与妖魔化。主流媒体对教师的神圣化,更多的是出于其社会整合的目的。由于主流媒体所选择、塑造的师德形象,往往过于强调其作为道德楷模甘于奉献、呕心沥血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作为人所应具有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方式,因此,这种师德形象虽然令广大教师十分钦佩,但却也十分容易导致广大教师敬而远之的心理。因为,过于理想化或个别化的先进人物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实在是“仰之弥高”,难以效仿。另外,非主流媒体对教师的妖魔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当前的各种教育问题(如乱收费、有偿家教等)的不满与愤懑,但更多地则反映了娱乐化时代媒体对眼球经济的追逐,以及对非理性冲动的屈从。这两种极端化的教师道德形象的表达方式,都背离了广大教师的真实生活,从根本上都不利于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