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媒体文化中,教师道德形象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对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生活及其道德的健康发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内外兼修”:一方面是提高媒体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自律,为教师的道德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舆论空间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则应该增强教师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对于媒介文化所塑造的教师道德形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
(一)媒介环境建设与教师道德发展
教师道德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客观、真实、具有人性关怀的社会舆论空间的支持。这种社会舆论空间的形成,往往有赖于媒体的宣传和引导。因此,加强教师道德成长的媒介环境建设,便是当前师德建设的题中之意。媒介环境建设应针对不同的媒体类型采取不同的改进策略。对于教师道德发展而言,应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媒体:一种是以所有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为报道对象的一般大众传媒,另一种则是以教育现象为主要呈现内容的教育媒体。前者在师德建设问题上应加强教师专业组织的权力监督,而后者除了必要的外在监督外,还应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一,建立教师专业组织的新闻监督机制,改善教师道德发展的外在媒介环境。新闻自由作为媒体的生命线,其宗旨在于保证其作为独立于司法、行政和立法权力之外的舆论监督职责。这种社会职责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媒体负责、客观、真实报道的基础之上。一旦这种自由僭越了事实的真相而走向随意的夸张、捏造,便会造成媒体社会责任的丧失,从而最终导致对当事人的伤害和对社会正义的背离。因此,媒体的新闻自由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高度概括为“以事实为依据”。这种限度的存在表明了新闻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性。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如何在新闻监督与管理和新闻自由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对于教师道德建设而言,这种新闻监督与管理则显得尤为必要。这主要是因为,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教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道德的维系意义重大。媒体对教师群体的报道,必须严格恪守“以事实为依据”的准则,任何对教师群体形象的夸张、歪曲、丑化呈现,不仅会恶化教师的生存环境,给教师本人的道德成长带来压力,而且更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态度。因此,在媒体对教师问题的报道上,我们除了希望媒体自身道德自律外,还应从外部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防止其由于种种原因(如片面追求眼球经济,缺乏专业判断等)而对教师问题的不真实报道。这种监督机制的建立,除了依靠国家相关的法律条文外,还必须依靠教师专业组织的力量。教师专业组织应有权对媒体在事关教师问题的处理上进行必要的专业审查和监督。这种审查和监督应贯穿于整个过程。具体而言,未经教师专业组织审查与核实的教师新闻报道,不应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对于在报道过程中的失实现象,教师专业组织有权要求媒体及时纠正与澄清。当然,教师专业组织的权力并非单向的。媒体有权对于教师专业组织的权力监督提出合理的质疑。对于教师专业组织与媒体之间的不一致意见,应允许双方进行必要的辩论,但最终的意见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