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师范生从新手教师发展成为教师领导(teacher leader),因此,它的实施包括了录取与筛选、培养、入职指导与教师领导力形成的过程,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准确定义,即教师教育包括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指导和专业发展整个过程,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而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仅限于帮助师范生发展成为合格的新手教师,它的实施只包括录取与筛选以及培养过程,准确地说,只能称为“教师培养”(teacher preparation)。
驻校模式是为学区所辖的中小学校培养教师,因此,未来教师的录取与筛选也需要回应学区的需求。以波士顿教师驻校模式为例,该模式力图录取多样化的未来教师群体,包括年龄、种族、工作与生活经历的多样化。录取的要求涉及知识、能力和品性,如以学生学业为重、有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是批判性思考者、能够承担责任、是终身学习者、善于交流并建立关系、情感成熟、学业优异尤其具有坚实的任教学科知识、有组织能力、有创新精神等。录取的过程包括面试、讲课、参与小组问题解决活动、观察课堂并撰写观察报告以及数学测试等。[1]以2007—2008学年为例,波士顿教师驻校模式录取84人,申请人为480名,录取率为18%,芝加哥驻校模式[2]录取53人,申请人为219名,录取率为24%。[3]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教师被录取后,以后的培养过程还发挥着一种不断筛选的功能。
驻校模式的驻校培养期通常为一年,其过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理论联系实践。根据理论课程和实践学习的安排,未来教师每周有一天的时间是学习理论课程,其余四天在实践中学习,其内容与理论课程相一致。例如,在芝加哥驻校模式中,如果理论课程是学习如何设置教学计划,在实践学习中则安排未来教师与指导教师共同制作适合本班的教学计划。[4]其二是在实践共同体(a community of practice)中学习教学。受学习的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of learning)影响,驻校模式将未来教师置于实践共同体中学习教学,即在中小学实践、中小学教师群体、未来教师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教学。其三是师徒制。驻校模式借鉴了维果茨基的认知学徒思想,让未来教师跟随经验教师学习。以芝加哥驻校模式为例,未来教师每周有4天是在所驻学校指导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课后还经常得到指导教师的辅导,除此之外,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要用两小时的时间与未来教师一起讨论教学。其四是建立身份认同。在大学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很少提及未来教师建立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容。学习的社会理论认为,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建立身份认同,即通过学习来改变学习者对自己的认识,逐渐成为共同体中的成员。[5]因此,学习教学不仅仅是学习教师应该如何做、如何想,而且还要学习将自己称为“教师”,确立教师应有的信念,即建立一种职业身份。[6]驻校模式正是通过服务性学习和“文化沉浸”的方式帮助未来教师建立身份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