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设置的讨论需要追溯到教学观和认识论问题上。大学化教师教育对教学的理解是,假设教学具有相对一致的岗位描述,没有明显的角色上的区别,[1]因此未来教师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是一致的,与他们将来任教的学区或社区没有关系,由此导致大学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理论本位和知识本位的”。[2]驻校模式对教学有不同的理解,认为教师、中小学生和学校都处于不同的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中,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学和学习,所以教学的特征是“差异性”(diversity),[3]学者由此提出“文化回应性教学观” (a vision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4]
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驻校模式遵循着学术知识[5]与实践者知识并重的教师教育认识论,认为教学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来自大学的学术知识、来自中小学实践者的知识以及来自社区的知识,因此,大学研究者不是教学知识的唯一创造者,还包括中小学教师和社区成员。正如学者所提出的,学习教学的素材来源于中小学课堂,中小学教师对这些素材具有发言的权利,也就是说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和专业学习共同体。[6]这一认识论的转型也是美国教师教育者追求的目标。[7]在这种认识论的指导下,驻校模式的课程设置包括两条路径:其一是理论课程,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即学习实践者知识。这两条路径并不像大学化教师教育那样“各行其道”,而是交织在一起。
驻校模式的宗旨是服务于学区,为本学区培养教师。驻校模式提出,作为一名在某社区学校任教的教师,需要掌握情境性知识,即有关学习者的生活、文化传统和经验的知识。[8]因此,驻校模式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学区的需要来设置,即具有“学区个性化”的特点。这正是体现了文化回应性教学观。以波士顿教师驻校模式为例,其课程内容正是根据波士顿学区的8个有效教学维度(Dimensions of Effective Teaching)来设计的,不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中,学习都以这8个内容为主。包括:公平与高期望、教学计划与实施、任教学科知识、监控与评估学生学业进步、反思、合作与个人专业发展、形成伙伴关系,等等。[9]以上内容需要在理论课程与实践学习的交织中才能实施。完成以上学习,未来教师对将要执教的学区的政策、文化、社区成员、学生和学校情况等都有了理解,为教学做好准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