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大学化这一命题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教师教育开始走上全面大学化的道路。之所以称其为“全面大学化”,是因为多样化的教师教育机构都走向了同样的模式,即综合大学。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师范学校向教师学院并最终向综合大学的升格;大学教育学讲座制向教育系再向大学教育学院的转变;文理学院建立教育系;大学直接建立教育学院。这种大学化的制度随后在其他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和瑞典等国家也陆续实施。我们要思考的是,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动力是什么?
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动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各州的教师执照标准开始提高,要求教师接受中等以上水平的教育,许多州要求教师接受大学层次的培训。[1]第二,从20世纪开始,美国学校教育系统迅速发展为一种科层结构模式,师范学校不得不关注自身在这个科层结构中的位置。第三,随着高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中,使得师范学校在生源上面临着挑战,师范学校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其培养水平。[2]第四,由于学术学科教授比例的增加,在他们崇尚研究的大学价值观的影响下,单一培养目标的州立教师学院产生了学术学科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向综合大学转型。
拉伯雷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动力的“社会流动功能论”。他把教师教育大学化视为一种社会组织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的产生是因为师范学校和教师学院为履行其“社会流动”的功能,即为满足消费者学生不断增长的对社会地位的期望的需求。本书认为,拉伯雷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大学化动力的理解,使我们学会从不同的学科视野重新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