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设”命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李晓慧(2012)认为[1],“我国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特色学校’这一概念。”然而这一时期相关文献较少,没有明显的文献资料表明其政策背景。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政策的变化给中小学特色建设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和资源。总的来说,学校特色建设是对国家政策的回应。其中,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教育战略,实质性地推动了中小学特色建设的历程。
(一)1985年:服务于国家人才需要的政策推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应试教育”“人才标准”及中小学的“运行机制”等问题困扰着我国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期待解决这一问题:即“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发扬立志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很不够”,应该通过“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改革思路,培养“数以亿计”和“数以千万计”的国家需要的人才。
这些宏观政策表述表明,国家认识到“千校一面”是不可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的。很快,地方和学校层面对上述政策有了行动上的回应,立足自身实际,着力探索学校特色建设。
上海市普教“七五”发展纲要[2]提出了“办学要有特色、教学要有特点、学生要有特长”的思路[3]。文章提出了重点中学以及一般中学(包括职业中学)办出特色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并认为,办学自主权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教材与课程设置、考试与招生等制度的局限性对中学办出特色产生了负面影响。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以“整体改革”为抓手[4],提高实践者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意识,推动他们“以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理论与创造来办学,从而涌现出一批学者型的校长与教师,产生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学校”。这一思路与国家宏观政策相结合,推动了一部分地方整体推进特色建设政策的形成。以广东为例,1985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5],“要求全省县以上重点中学在2~3年内全部建好校内生物园,普通完全中学也要分期分批积极建园,服务于教学”,作为全省推进“生物教学改革的这一特色”的举措,目的在于培养有学习兴趣、热爱生活、有动手能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