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仅有小学二年级学历的他,识字不到一百。然而就是这位识字不多、不善言辞的父亲,拥有农民特有的质朴和单纯。他和妈妈凭借着勤劳的双手,依靠着微薄的收入将我和妹妹抚养长大,并都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知足常乐,是父母给予我最大的力量。努力耕耘、勤奋上进,成了父母播撒在我心中的第一粒种子。
当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爸爸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质朴的话语里蕴含着他老人家的全部期望。于是我也告诉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得起那些有缘成为我学生的孩子们,更要对得起那些满怀期待的家长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了我最简单的追求。
人生的姻缘,让我拥有了第二位爸爸——丈夫的父亲。
原来的他,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短暂的求学经历,让他成为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民办教师。身为农民的他,非常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于是,起早贪黑、克己尽责,他所带班上学生的成绩快速提升,班级管理也崭露头角,那一年,他被评为成都市优秀教师。也就在那一年出台了一个政策:凡是被评为市级优秀的教师,都无条件地转为有编制的正式教师。终于,他从一位民办教师转正为“吃财政饭”的“国家干部”,端上了那个年代人人都羡慕的“铁饭碗”。工作上,他依然兢兢业业力求上进,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渐成长为教研组长、总务主任、成教校校长,他走过了无憾的教育人生。面对我们时,他总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勤奋工作,努力付出总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像他一样。如果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他又怎能从一位民办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公公用他的身体力行,成为我工作中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