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行为方式是指为了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本节我们就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主动、互动、能动”的教学行为方式。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的含义
教学是一种双向性互动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互动学习、能动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必要对其含义加以理解,并在课堂中实施。
(一)小学数学主动的含义
“主动”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是内在动力的外在的表现。“主动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探索的活动。小学数学学科的主动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这种学习活动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本质的要求。
1.小学数学主动的特征
小学数学学科的主动特征主要有:(1)抽象与概括。学生如果只是片面地接受教师字面上的内容,而不去主动探索字面背后的含义,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必然差。(2)逻辑推理。要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推理能力,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去判断、去学习,从而使他们拥有逻辑推理能力。(3)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的学习其实就是在解决问题,学生必须主动进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