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裴娣娜.论我国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教育研究,2008,(1).
[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3]钟启泉.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教育研究[J],2006,(5).
[4]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
[5]邱艳文.数学学习中的合作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6]陈燕珠.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2,(11).
[7]吴于阗.合作学习 走向成功[J].西部大开发,2011,(10).
[8]王玉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4.
[9]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网上资料,2008,(4).
[10]胡久华,王磊,潘瑞静.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1模块氧化还原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化学教育.2010.(3).
[11]师虹.“氧化还原反应”单元整体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化学教育.2010.增刊.Ⅱ.
[12]胡海燕.“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10.增刊.Ⅱ.
[13]江敏.在体验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6).
[14]周娜.中美教材“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设置比较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7).
[15]姜荣富.数学概念学习:是逻辑的过程还是概括的过程[J].小学数学教师,2010(3).
[16]陶宏伟,等.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含义与评价[J].中学数学参考,2007(11).
[17]陈莉.对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认识[J].中小学教学,2009(3).
[18]唐炎,刘昕,周登嵩.言语行为与角色呈现——对36名体育教师的实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