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意象”源流考辨
一、“象”到“意象”
“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2]的说法。“象”指日、月、风、云、雷、电等各种物象。又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3]这句话意思是万物纷繁复杂,圣人用《易》卦比拟各种物象之性。第一个“象”用作动词,指“象征”,第二个“象”是名词,指卦体。“卦体”取法于自然,是一种象征符号,已经为表“意”而存在了。由此可见,“象”的含义有两重:一是客观自然的物象,二是模拟自然物象的象征符号。“象”由形而下的客观的事象而上升到形而上的符号化的“象”。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运行本体,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法则。“道”可以通过“象”来把握。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4] 他以似有若无之“象”对“道”的运行进行了阐发,它难以名状,又可以通过人对“象”的感悟而体验。《老子》书中充满了“象”,如“水”、“谷”、“母”、“婴儿”等都喻指“道”。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气、象的哲学,《庄子》中的“象”出现在《天地》篇的寓言中。黄帝遗玄珠,“知”(理智)、“离朱”(视觉感官)、“喫诟”(言辩)均不能得,惟“象罔”得到。在这个寓言中,玄珠是“道”的象征。“象罔”的意思,成玄英疏中云:“无心之谓。”[5]吕惠卿注:“象则非无,罔则非有,非有则不皦,非无则不昧;不皦不昧,此玄珠之所以得也。”[6] 陈鼓应认为:“按‘象’即形迹,‘罔’同无,同忘,‘象罔’喻无形迹,亦寓名。”[7] 笔者认为,“象罔”与《庄子》中的“鸿蒙”(《庄子·在宥》)和“浑沌”(《庄子·应帝王》)为同义,指自然的元气,正如老子所说“大象无形”。“象罔”本身就是道的呈现,是自然而然的、自足的存在。理智、言辩(概念、逻辑)、视力之所以不能得“道”,因为他们都置身其外,把“道”对象化了。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庄子》中意象迭出,它以“象”喻道,以生命的体悟召唤读者的审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