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洛特曼眼中的奥波亚兹与布拉格学派
维克多·厄利希在其名著(《俄国形式主义:历史与学说》)中指出,俄国形式主义是彼得堡的奥波亚兹和莫斯科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谐共振”的产物,其中,什克洛夫斯基在奥波亚兹史上差不多是最重要的人物,而地位堪与之相比的,就是罗曼·雅各布逊了。1920年,雅各布逊移居布拉格,此后一直生活在那里。雅各布逊与当地学术界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捷克语言学和诗学研究中心的形成。在他的影响下,1926年成立了布拉格语言学学派。参加该小组活动的具有俄国背景的学者,除雅各布逊本人外,还有特鲁别茨科依、托马舍夫斯基等,雅各布逊对该派学术倾向具有决定性的巨大影响。诚如该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太修斯所承认的那样,与雅各布逊的密切交往,促成了他在方法论上的重新定向。“在写于1936年的一篇文章中,马太修斯充满感激地承认,在此关头,他从雅各布逊那里得到了十分宝贵的帮助。马太修斯写道:‘这位多才多艺、异常聪明的俄国年轻人把他生机勃勃的学术兴趣从莫斯科带给了我,而他感兴趣的那些语言学问题,也恰恰是最令我入迷的,这就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我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证据,即这些问题处处都处于学术论争的中心位置’。”[1]
关于雅各布逊,洛特曼这样写道:“……在回顾罗曼·奥·雅各布逊的创作生涯时,我想说的是这还是一种传染病:无论20世纪中叶多舛的命运把雅各布逊抛到哪里去,在他周围总是很快便形成一个科研小组,而这个小组很快又会成为世界学术的研究中心。这使得雅各布逊的科学履历与我们这个世纪的人文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科学有其自己的风格。罗曼·奥·雅各布逊整个一生在科学中都是一个浪漫主义者。”[3]雅各布逊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在回答他为什么不着手写作自己的自传这个问题时,他答道:他的生平经历已经全部被写进他的科研著作中去了。雅各布逊的科研工作,和他亲手创立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与当时风靡文坛的俄国现代派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的雅各布逊,甚至还“反串”未来派诗人的角色,在未来派激进的诗集里以化名露面。洛特曼指出:“在20世纪初的青年未来主义者小组中弥漫着一种反抗和暴动的精神。对权威顶礼膜拜被认为是可耻的,推翻偶像则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事。这种反抗和暴动的精神也被一帮年轻的语文学家给从未来主义的核心带到科研中来了。”[4]洛特曼对雅各布逊的科研工作有很高评价,他说:“……但重要的一点……在于,这数百本书和文章中的每一种书或文章,在任何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每一次报告或每一次访谈,都会成为一个科研事件,都会产生轰动,都会打破既定的科学概念,而开辟出新的和出乎意料的科学前景。他从未做过继承者。甚至都不是他自己的继承者。”[5]关于由雅各布逊引领的整个流派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洛特曼写道:“但像米·米·巴赫金或穆卡洛夫斯基、特尼亚诺夫或英迦登的爱沙尼亚语著作的问世,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推动着共和国的年轻学者们从事科研,提高了他们从事文学批评的水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