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巴赫金学派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

第三节 置身时代氛围里的巴赫金

字体:16+-

卡特琳娜·克拉克与迈克尔·霍奎斯特指出:“符号拥有身体这一观点契合了巴赫金的本体论神学立场:圣灵拥有基督。上帝抛弃形相的事件再次体现在语言中,这一事件是上帝向人类呈现的方式。”[33]

L.朱莉安娜和M.克拉森斯在《作为对话的圣经神学:关于米哈伊尔·巴赫金与圣经神学的系列谈话》中指出:语言文学的对话本质是巴赫金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关于真理以及关于生活的理论基础。对话模式不仅适用于文学,而且也适用于真理和生活。真理是神学命题,但却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帝可以不靠人,但人离不了上帝。”[34]

“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35]每个言语或话语都是对前此话语的应答或反应。“实际上任何表述,除了自己的对象之外,总是以某种形式回答(广义的理解)此前的他人表述。说者不是亚当,所以,他那言语的对象本身,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与直接交谈者的意见(在谈论或争论某个日常事件时)或者与各种观点、世界观、流派、理论等(在文化交际领域里)交锋的思想是不存在的。”[36]“不同语言对话式地相互对应,并开始互为对方而生存(正像一个对话里的双方对语似的)。”[37]在同一本书中,巴赫金还对他把话语比作亚当的意义作了申说:“只有神话中的亚当……才真正做到了始终避免在对象身上同他人话语发生对话的呼应。”[38]

巴赫金曾经对生活立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描述,而他与宗教哲学的关系则非常酷似于他笔下的描述。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诚然来源于对话这一范畴。然而,古代关于上帝-艺术家和世界即上帝之作品的传统观念,也构成了其来源之一。这两种来源都在以弗·索洛维约夫为代表的俄国宗教哲学,尤其是索洛维约夫之“万物统一哲学”中相互交织。按照索洛维约夫等人的哲学,人也参与了完善“上帝”所创造的这一世界的事业。人力就是为了补救天工的不足。但人和“上帝”是如何在“共同创造”中合作的呢?这就是对话。如巴赫金所认为的那样,文学形式是作者与主人公相互作用的形式。在创造活动中,作者和主人公这两个主体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存在价值层面,但却相互需要。一方面,形式需要非审美的内容,无之,则无形式可言;另一方面,生活问题不走出自己的界限也就不会产生审美形式。这也就是说,必须使伦理和审美的相关概念成为必要的前提。索洛维约夫把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比作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关系。或更确切地说,是比作艺术家与其创作中的理念的关系。